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6月11日,中國五洲集團組織38名黨員領導干部赴嘉興南湖開展“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奮斗精神”第二期紅色現場教育,通過“沉浸式”學習、“互動式”研討、“實踐式”感悟,將紅色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勁動力。
溯源紅色起點:在紅船碧波間觸摸革命初心
在南湖水上課堂上,學員們在碧波蕩漾的湖面聆聽《從“南湖紅船”到“八項規定”:黨風建設跨越百年》情景教學。情景教學以鮮活案例,串聯起建黨初期紀律嚴明的傳統與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路徑,讓“紅船精神”的傳承直抵人心。
煙雨樓前,學員們駐足瞻仰紅船。“這艘長16米、寬3米的木質畫舫,承載著50多名黨員的信仰,開啟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征程。”講解員以“一艘小船和一個大黨”為線索,生動還原1921年夏日,13位代表在南湖游船上周密討論、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的歷史場景。眾人俯身貼近斑駁的船木,指尖似能觸及1921年的那一天,革命先輩在白色恐怖籠罩下壓低聲音討論綱領的畫面如在眼前。
銘記百年征程:在歷史回響中感悟先驅風骨
南湖革命紀念館內,“救亡圖存”“開天辟地”“光輝歷程”“走向復興”四大展區串聯起黨的百年奮斗史,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學員們系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從萌芽到壯大的光輝歷程。在“紅船精神”專題展區,全息投影技術逼真再現中共一大代表圍坐長桌、煤油燈在船窗透進的光里閃爍的開會場景,模糊的身影與清晰的討論聲交織,這讓學員們“穿越”回1921年的南湖邊,沉浸式感受建黨初心。
始建于嘉慶年間的沈鈞儒故居里,“詩禮傳家”的匾額與滿墻憲政文獻訴說著“七君子”領袖沈鈞儒“愛國如命,守法如繩”的一生。在《臨時約法》手稿前,講解員講述了沈鈞儒從清末翰林到新中國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人生軌跡:“他的司法理念,與國有企業‘人民性’屬性高度契合。”讓學員們深刻感悟到民主先驅的愛國情懷,更激勵著大家在新時代傳承“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將“人民性”貫穿于改革發展的每一項決策與行動中。
踐行使命擔當:在思想碰撞中啟航新的征程
活動中,38名黨員領導干部分為6組,聚焦“三個全面”展開熱烈討論。各小組結合各部門、各單位“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圍繞“十五五”期間業務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就推動公司“13235”工作部署落實落地展開頭腦風暴。大家結合崗位實際暢談學習體會,思想火花不斷迸發。參訓黨員表示:“紅船精神啟示我們,改革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必須以敢為人先的魄力破解發展難題。”
行程最后,全體人員登上“南湖1921”紅色專列。主題車廂內,老車票、舊報紙、復古座椅復刻著中共一大代表當年的乘車場景。當列車沿著滬杭鐵路駛向上海時,車窗外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現代都市畫卷漸次展開。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疊間,新舊場景的碰撞,恰似一堂行進的思政課,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篳路藍縷走向偉大復興的奮斗歷程,也激勵著大家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續寫奮斗華章。
此次南湖紅船紅色現場教育,是一場回溯初心的鑄魂之旅,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關鍵階段,更彰顯出特殊的警示意義與實踐價值。沉浸式的現場教學使學員們深刻認識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遵循,與“紅船精神” 中所蘊含的紀律意識、為民情懷一脈相承。
學員們一致表示,將以“紅船精神”為指引,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標尺,把此次學習成果轉化為改進作風的具體行動,在日常工作中嚴守紀律紅線,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昂揚的斗志,為集團公司全面建設現代化兵器工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技集團貢獻五洲力量。